頭頸部放療病人潔齒有何治療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4-10-27 來源:信息部
頭頸部放療病人由于受照射部位和照射范圍的影響產生口腔反應是一種常見的副反應。人們在進食或進其他食物時,一些食物殘渣和細菌不可避免地殘留在牙縫中。當放療到一定量時口腔唾液腺、牙床血管及牙骨髓受到損傷,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引發(fā)感染,表現(xiàn)口干、牙痛、牙髓炎、口腔粘膜水腫、口腔潰瘍等。因此放療時保持口腔和牙齒清潔,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是非常重要的。
鼻咽癌病人放療過程中為什么要練習張、閉口運動?
張口受限為鼻咽癌病人遠期放療反應,無特殊治療措施,重在預防。病人應在放療中及放療后經(jīng)常做張口運動,防止咀嚼肌及周圍組織的纖維化。一旦發(fā)生張口受限,應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并注意口腔衛(wèi)生。
鼻咽癌病人放療過程中出現(xiàn)口腔、咽喉疼痛怎樣處理?
口腔、咽喉疼痛是鼻咽癌病人放療時最常見的副反應,常在放療2周左右開始發(fā)生。患者早期口腔粘膜充血、水腫,出現(xiàn)點、片狀白膜,病人表現(xiàn)為咽干、咽痛、吞咽困難。為減輕反應可多飲水,保持口腔濕潤,并采用口泰或朵貝爾氏液漱口,口服舒雅禾25毫克,每日3次。若出現(xiàn)嚴重的粘膜反應,如口腔潰瘍、糜爛、影響進食時可暫停放療,并給予口咽部噴藥,用藥為康復新20毫升、慶大霉素24萬U、利多卡因100毫克,每日3次于飯前半小時噴霧。必要時靜脈給予抗生素治療,并注意口腔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