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知識問答(三)
發(fā)布時間:2016-04-11 來源:信息部
20、什么是耳鳴習服療法?
顧名思義,本療法的目的就是對耳鳴的適應或習慣。雖然耳鳴仍然響,但對心情、睡眠、工作、學習和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1992年Hazell及Jastroboff首先提出本療法,應用該療法治療耳鳴有效率80%以上。301醫(yī)院也進行了臨床驗證,效果良好,總適應率為88%。
21、耳鳴習服療法的內容或步驟有哪些?
該療法包括五部分內容:
(1)低強度的噪音掩蔽;
(2)放松訓練;
(3)轉移注意力訓練;
(4)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5)藥物。
22、耳鳴習服療法的機理是什么?
(1)增加上行傳入信號使聽覺系統重新編碼;
(2)增加中樞下行抑制系統的強度;
(3)切斷聽覺系統與邊緣系統的聯系,打斷耳鳴與不良情緒之間的關聯及惡性循環(huán)。
23、什么是低強度的噪聲掩蔽?
大部分耳鳴患者主訴在白天耳鳴不太響,而在晚上夜深人靜時耳鳴響得厲害。這是因為白天的環(huán)境噪聲大于晚間的噪聲,把耳鳴掩蔽了。
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可用噪聲來掩蔽耳鳴。以往認為,掩蔽耳鳴最好用窄帶噪聲或者純音,以耳鳴主調為中心頻率。但現在提倡用各頻率都有的白噪聲,目的是讓患者更容易在噪聲中適應和習慣耳鳴信號。所謂"低強度"就是指剛剛聽到或聽起來舒適,響度不高。不要用非常高的強度把耳鳴完全掩蔽(蓋)掉。因此,又稱"不全掩蔽"。高強度噪聲容易加重耳朵的聲損傷。
24、可利用哪些器械進行噪聲掩蔽?
(1) 耳鳴掩蔽器:有耳背式、耳內式、盒式等類型,有國產和進口的產品。有的只能發(fā)出白噪聲,有的則能產生粉紅噪聲、窄帶噪聲、言語噪聲。天津助聽器廠生產的耳鳴掩蔽器,型號齊全,價格低廉,性能可靠,維修方便,適合我國多數患者使用。
(2) 助聽器:因為助聽器既可以放大言語信號又可以放大環(huán)境噪聲,起到助聽和掩蔽耳鳴的雙重作用,可喂一舉兩得。耳鳴伴聽力下降得患者應該首選助聽器。
(3) 特制磁帶和光盤:我們醫(yī)院在正式出版本磁帶之前,已經在耳鳴門診中應用磁帶和光盤進行耳鳴掩蔽,受到較的效果。因為我國大部分家庭都有收錄機,許多人有隨身聽,而且,磁帶便于攜帶,所以,用磁帶進行耳鳴掩蔽非常方便,適合國情,而且符合耳鳴治療的個體化和家庭化原則。
(4) 小收音機、電視:如果沒有掩蔽器、助聽器、特制磁帶和光盤,則可以用小半導體收音機或電視進行耳鳴掩蔽。只要懂得耳鳴掩蔽的原理,照樣可以受到較好的效果。
顧名思義,本療法的目的就是對耳鳴的適應或習慣。雖然耳鳴仍然響,但對心情、睡眠、工作、學習和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1992年Hazell及Jastroboff首先提出本療法,應用該療法治療耳鳴有效率80%以上。301醫(yī)院也進行了臨床驗證,效果良好,總適應率為88%。
21、耳鳴習服療法的內容或步驟有哪些?
該療法包括五部分內容:
(1)低強度的噪音掩蔽;
(2)放松訓練;
(3)轉移注意力訓練;
(4)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5)藥物。
22、耳鳴習服療法的機理是什么?
(1)增加上行傳入信號使聽覺系統重新編碼;
(2)增加中樞下行抑制系統的強度;
(3)切斷聽覺系統與邊緣系統的聯系,打斷耳鳴與不良情緒之間的關聯及惡性循環(huán)。
23、什么是低強度的噪聲掩蔽?
大部分耳鳴患者主訴在白天耳鳴不太響,而在晚上夜深人靜時耳鳴響得厲害。這是因為白天的環(huán)境噪聲大于晚間的噪聲,把耳鳴掩蔽了。
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可用噪聲來掩蔽耳鳴。以往認為,掩蔽耳鳴最好用窄帶噪聲或者純音,以耳鳴主調為中心頻率。但現在提倡用各頻率都有的白噪聲,目的是讓患者更容易在噪聲中適應和習慣耳鳴信號。所謂"低強度"就是指剛剛聽到或聽起來舒適,響度不高。不要用非常高的強度把耳鳴完全掩蔽(蓋)掉。因此,又稱"不全掩蔽"。高強度噪聲容易加重耳朵的聲損傷。
24、可利用哪些器械進行噪聲掩蔽?
(1) 耳鳴掩蔽器:有耳背式、耳內式、盒式等類型,有國產和進口的產品。有的只能發(fā)出白噪聲,有的則能產生粉紅噪聲、窄帶噪聲、言語噪聲。天津助聽器廠生產的耳鳴掩蔽器,型號齊全,價格低廉,性能可靠,維修方便,適合我國多數患者使用。
(2) 助聽器:因為助聽器既可以放大言語信號又可以放大環(huán)境噪聲,起到助聽和掩蔽耳鳴的雙重作用,可喂一舉兩得。耳鳴伴聽力下降得患者應該首選助聽器。
(3) 特制磁帶和光盤:我們醫(yī)院在正式出版本磁帶之前,已經在耳鳴門診中應用磁帶和光盤進行耳鳴掩蔽,受到較的效果。因為我國大部分家庭都有收錄機,許多人有隨身聽,而且,磁帶便于攜帶,所以,用磁帶進行耳鳴掩蔽非常方便,適合國情,而且符合耳鳴治療的個體化和家庭化原則。
(4) 小收音機、電視:如果沒有掩蔽器、助聽器、特制磁帶和光盤,則可以用小半導體收音機或電視進行耳鳴掩蔽。只要懂得耳鳴掩蔽的原理,照樣可以受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