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cn,51吃瓜.cn.|51吃瓜.com_51吃瓜.con最新

*國家三級甲等醫(yī)院 *湖北省基本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院 *武漢市基本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院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
關注手機版

【中山醫(yī)“聲”】科學減肥,先從生活方式干預開始

發(fā)布時間:2022-05-12 來源:內(nèi)分泌科

你知道嗎?我國≥18歲的超重或肥胖人數(shù)占比超過一半,肥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全球性的難題,那么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在所有的減肥方法中,全球科學家公認的首選方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預。

肥胖的原因是很復雜的,是由多個基因、社會環(huán)境和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相應的減肥也必須要從多個角度入手。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來看看如何科學的減肥吧。

膳食指導建議

飲食改變是體重管理中生活方式干預的核心組成部分,減重的基礎是攝入能量低于消耗。

目前多種膳食模式(如限能量平衡膳食、低能量膳食、高蛋白質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輕斷食等)都被證實可以達到減重目的。

不同飲食模式各有優(yōu)勢,無論選擇哪種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總能量攝入。患者的飲食喜好會影響其對飲食模式的依從性及能量的控制,進而影響減重效果。

營養(yǎng)(醫(yī))師需根據(jù)患者的飲食喜好及疾病狀況制定個性化的膳食方案。如果因各種原因實在不能就診的患者,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可以讓你減肥少走彎路:

①減少多余糖的攝入,不吃零食,避免吃甜品和喝含糖的飲料,不吃夜宵,仔細閱讀食物的標簽;

②減少精制谷物的攝入, 比如白米面、面包、餅干等,吃低升糖指數(shù)的主食,要控制食不過量;

③適量的攝入蛋白質;

④適當增加天然脂肪的攝入,比如橄欖油、椰子油、亞麻籽油等;

⑤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⑥要吃新鮮天然的食物,避免精加工的食品。

運動指導建議

運動是影響人體熱量消耗的主要因素,光吃不動是減不了肥的,運動在減肥和體重管理中至關重要。

運動處方包括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類型這幾個要素。

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有利于消耗脂肪。

運動時間與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共同決定運動量的大小,不同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的人所適合的運動量有所不同,對普通的18-55歲成年減肥者,建議每天運動30-40分鐘,每周運動約5天,原則上每天持續(xù)運動時間不超過60分鐘。

肥胖患者很可能已經(jīng)并發(f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相關疾病,所以肥胖者在運動前須進行身體檢查以明確自己的健康狀況,在專業(yè)醫(yī)師或運動教練指導下制定合理的運動處方,必要時可進行心肺功能測定及運動平板心電圖檢查,從而評價心肺功能,判斷有無心血管疾病,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科學的進行個體化訓練運動,以保證運動的安全性,避免不合理的運動帶來身體損傷。

行為指導建議

通過重復某一行為,直到它變得或多或少是自動的,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習慣”,人們每天的進食行為多是自動化的。比如一個人每晚回家都會吃零食,就會在“環(huán)境”(回家)和“行為”(吃零食)之間形成一種心理聯(lián)系。不良的行為習慣是引起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因素,改變進食習慣對減重的意義重大。有研究表明,行為認知療法對于在體重維持階段是有效的工具,主要反映在飲食能量攝入減少與活動水平增加,對長期減重維持有意義。

行為方式干預包括

● 每日記錄體重、飲食及運動情況;

● 避免久坐、規(guī)律作息、控制進食速度、足量飲水、避免暴飲暴食、減少在外就餐,減少高糖、高脂肪、高鹽食物;

● 積極尋求家庭成員及社交圈的鼓勵和支持,必要時接受專業(yè)減重教育和指導。

心理指導建議

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患者,很多人存在焦慮癥、抑郁癥及睡眠障礙等問題,另一方面,超重、肥胖及過往減重失敗經(jīng)歷等因素易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并進一步影響減重治療效果。應在心理治療師協(xié)作下加強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增加自信,緩解壓力與抑郁、焦慮情緒,提高患者減重效果和生活質量。

其他:減重藥物及減重手術治療建議

對于BMI≥24.0kg/m²且存在超重或肥胖合并癥或BMI≥28.0kg/m²不論是否有并發(fā)癥的患者,經(jīng)生活方式干預后未達到治療目標,可考慮配合藥物輔助治療,并定期評估減重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對于BMI≥32.5kg/m²且存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合并癥,或BMI≥35.0kg/m²不論是否有并發(fā)癥的患者,經(jīng)生活方式干預和內(nèi)科治療等減重方法長期無效,且有行減重手術意愿時,經(jīng)綜合評估后可考慮行減重手術治療。術后需加強對患者的營養(yǎng)教育和營養(yǎng)支持,并常規(guī)進行代謝和營養(yǎng)指標監(jiān)測。

復診建議

超重或肥胖相關疾病需遵循相關疾病治療指南進行治療,體重管理過程中隨著體重下降,各項代謝指標(如血糖、血壓、血脂、血尿酸等)會發(fā)生改善,相應的用藥需進行調整,超重或肥胖患者應及時去相關專科復診。

復診的科室建議為內(nèi)分泌科、體重管理多學科門診或營養(yǎng)科門診,復診頻率建議1次/月,當代謝指標或疾病狀況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復診。

全方位知曉醫(yī)院信息

× 預約掛號 互動交流
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