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yī)“聲”】巧手化解“掉”下來的尷尬,婦產科微創(chuàng)技術讓健康歸位
發(fā)布時間:2024-11-26 來源:婦產科
晾衣服、買菜、走路,突然感覺有“肉”從陰道掉出;跳廣場舞、咳嗽、大笑,一不留神就會漏尿崩尿……
近一年來,65歲的李婆婆(化姓)備受上述問題困擾,于11月7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省中山醫(yī)院)陽邏院區(qū)就診。接診的婦產科主任王中顯教授詳細詢問患者情況,經過一番細致講解,李婆婆知道自己患有子宮陰道壁脫垂。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取得患者同意后,王中顯主任為患者實施腹腔鏡微創(chuàng)盆底重建術。手術順利將子宮及陰道前后壁恢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術后,李婆婆恢復順利,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她開心地表示,手術解決了困擾她一年多的“難言之隱”,現(xiàn)在可以放心地和姐妹們跳廣場舞、逛街、旅游了!
什么是子宮陰道壁脫垂
子宮脫垂簡單來說就是子宮掉進入陰道里了。女性盆底是由許多肌肉和韌帶組成的,它們如同一張“吊床”托起了子宮,正常情況下是不會下垂的。但是如果她們受傷了,子宮失去了依靠,就不可避免的“掉”下去了,比如經歷了難產的陰道分娩,產后過早過重的勞動,或者長期便秘、咳嗽,甚至因為肥胖造成腹部壓力大等。除此以外,婦女同胞們到了更年期、絕經期,隨著性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和韌帶彈性會降低,如果不注意保護盆底功能可能就會發(fā)生子宮脫垂。陰道是參與性生活的重要器官,也是胎兒娩出的通道,正常女性的陰道前壁平均長為7-9cm、后壁為9-12cm,可容2-3指。一般情況下,盆底肌群會幫助膀胱、子宮、直腸等各盆腔臟器托底,維持它們在正常位置行使各自功能。不過,一旦盆底肌變得松弛,各個臟器就會失去支撐,出現(xiàn)“下墜”的情形。
子宮陰道壁脫垂的危害
危害一:外陰部形態(tài)改變
危害二:陰道炎反復發(fā)作
危害三:影響性生活的質量
危害四:其他癥狀
比如陰道排氣感、外陰腫脹下墜感、走路摩擦感、外陰與內褲粘連感、尿失禁和便秘等不適感。
如何預防子宮陰道脫垂
1、適當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如長期搬重物、抱孩子等;
2、避免長期站立或下蹲、屏氣、咳嗽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對于合并慢性支氣管的患者,積極治療長期咳嗽的癥狀尤為重要;
3、保持大便通暢。便秘也是困難許多中老年女性的隱疾,如果再加上合并子宮脫垂,就變得雪上加霜了。建議平時飲食方面做到葷素搭配,盡快多食用一些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如紅薯、香蕉、菠菜等);或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潤腸通便藥物等;
4、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避免腹型肥胖;
5、預防性的進行盆底肌的鍛煉,適當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發(fā)生子宮陰道壁脫垂怎么辦?
盆腔器官脫垂不會自愈,更不會隨著時間有所緩解,反而會逐漸加重,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下蹲,避免抬舉重物,及時治療慢性咳嗽和便秘,盡量控制咳嗽力度,預防盆腔器官脫垂,定期盆底功能篩查,如果盆腔器官脫垂及時就醫(yī)。
(文: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