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cn,51吃瓜.cn.|51吃瓜.com_51吃瓜.con最新

*國家三級甲等醫(yī)院 *湖北省基本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院 *武漢市基本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院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
關注手機版

【中山醫(yī)“聲”】驅(qū)寒邪排瘀血,泡腳妙方解鎖冬季養(yǎng)生密碼

發(fā)布時間:2025-01-26 來源:中醫(yī)科

進入冬季,許多人明顯感覺到關節(jié)病又“活躍”起來了,每至深夜,寒意悄然襲來,常常將人從睡夢中凍醒。醒來后,再次入睡成了難事。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胡東輝指出,冬季種種不適,很多時候都是寒邪、淤血在作祟。身體受寒易影響臟腑功能,引起腹脹、腹瀉等疾病。寒氣入侵,又會導致血液滯而不行,從而合并血瘀,繼而引起關節(jié)病、腰腿痛、失眠等癥狀。

常言道“寒從腳起,冷從腿來”。冬季里足部的保暖非常重要。

《黃帝內(nèi)經(jīng)》提到“足為腎之根”,泡腳不僅能溫暖身體,還能補腎養(yǎng)生、改善整體健康。很多人知道泡腳有益處,卻不知如何操作——用什么泡。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胡東輝主任一起了解冬季養(yǎng)生泡腳的秒方吧!

常用的中藥足浴方

暖身袪寒--當歸干姜方

受寒氣影響,很多氣血循環(huán)較差的人常腳底“冰冷”,胡主任建議,這類人可以用一些溫和活血的中藥來浸足浴,如干姜、附子、吳茱萸等具有散寒止痛和溫經(jīng)通脈的溫藥,有助于袪散寒氣。

材料:干姜1兩、附子1兩、黨參1兩 、當歸1兩、吳茱萸5錢。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水溫適宜,浸足20-30分鐘。

功效:行氣活血,暖身袪寒。

溫肺通鼻--川芎白芷方

舒緩風寒感冒引發(fā)的、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頭暈、頭痛等,可用一些宣肺通鼻的中藥作足浴,如白芷、辛荑花、蒼耳子和蒿本等。

材料:川芎1兩、白芷1兩、辛荑花1兩、蒼耳子1兩、蒿本1兩。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水溫適宜,浸足20-30分鐘。

功效:宣肺通鼻,止眩止暈。

利水消腫--丁香胡椒方

“除了怕冷外,有人腳部經(jīng)常浮腫。”胡主任說,其實水腫與肺、脾、腎都有關系,脾虛與肺虛則會令水氣和濕氣容易積于腳部。此時,用胡椒、澤蘭、益母草、赤小豆等利水消腫的中藥,配合溫腎助陽的丁香浴腳,可增強身體機能。

材料:丁香5錢、胡椒5錢、澤蘭1兩、益母草1兩、赤小豆1兩。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鐘,隔渣取液,水溫適宜,浸足20-30分鐘。

功效:溫腎袪寒,利水消腫。

安神助眠方

組方:首烏藤、郁金、合歡皮、香附、石菖蒲各50g。

功效:疏肝解郁,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焦慮失眠健忘人群。

預防感冒方

組方:艾葉30g、生姜30g、蔥白20g、紫蘇30g。

功效:溫經(jīng)散寒,祛風解表,適用于陽虛容易感冒人群。

緩解足痛方

組方:透骨草30g、乳香10g、沒藥10g、雞血藤30g、丹參20g。

功效:舒筋通絡,活血止痛,適用于血瘀型足跟痛。

泡腳注意事項

泡腳有益的前提是正確地泡,包括水溫、泡腳時間、時長等等。此外泡腳也不是百無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就不宜泡腳。

胡東輝建議,不是用于治療,只是為了養(yǎng)生保健,一個星期泡腳2-3次即可。泡腳后不建議再做過多活動,最好是在睡覺前進行。泡腳時,水的溫度要適中,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避免出汗和燙傷。泡腳最好的“火候”,就是泡到全身微微發(fā)熱、似出汗卻沒出汗,這時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已經(jīng)比較通暢了。泡腳后在足跟周圍可以涂抹一些護膚保濕用品,以防止皮膚干燥引起的皸裂。另外,心臟病、高血壓和出血病等是否適合足浴,要先諮詢中醫(yī)師的意見。

千年前,華佗以泡腳之法助民御冬寒。時值凜冽寒冬,吾輩取傳統(tǒng)中醫(yī)泡腳良方,藥湯氤氳間,暖足亦暖心,氣血暢行,恰似承古人妙手,為冬日健康筑牢根基。

全方位知曉醫(yī)院信息

× 預約掛號 互動交流
關注公眾號